[第二節課的成品: 左邊是金盞花修護肥皂,右邊是金盞花甘油皂]
四月時報名了救國團的手工肥皂課程, 五月份開始上課了
我的老師是一位相當有氣質的留日的美學老師, 主修花藝設計, 押花與手工肥皂, 本身在大安森林公園那邊有個工作室
果然在美藝的薰陶下, 講話真是輕聲細語阿~~
每一堂課一開始老師會先介紹這次要做的肥皂是甚麼, 原料的比例等等細節, 然後再請學員自己開始操作
等到做得差不多時就會講解這次使用的原料的特點跟特性(每一次主題都不同, 上次是茶樹這次是金盞花)
第一堂課因為大家都沒有工具, 所以是用老師帶來的ㄍㄟ ㄒ一做的, 而第二堂課大家訂購的工具都到齊了, 所以就是自己各展身手的時候了
要做手工肥皂的工具很多, 跟做蛋糕其實還蠻類似的, 但是因為手工肥皂不能食用, 所以盡量還是有一套專屬的器具比較安全
需要的工具有 (這些自費的工具是我們每堂課都要背去, 所以都大包小包的, 其他原料(精油等等)是老師準備的):
1. 不鏽鋼mixing bowl, 這一般在有買鍋碗瓢盆的地方(賣場或菜市場都買的到), 不要買太大(小於16吋就okay), 深點比較好
2. 鋼杯, 調氫氧化鈉用的
3. 工業用溫度計 x 2 (分別用來測量成分溫度所需要的)
4. 量杯(老師是建議兩大一小)
5. 長柄的不鏽鋼湯匙
6. 攪拌器 (有點像打蛋糕用的, 可是構造有些差異,我的是老師從日本進口的)
7. 電子秤(小小的就好)
8. 橡膠手套, 報紙, 保鮮膜, 廚房紙巾, 保鮮盒(裝成品回家要用的)等等
就像剛剛說的做肥皂就像是做蛋糕, 量準原料與比例,依照正確溫度加加加(固態加氫氧化鈉再加液態油), 然後開始打打打,待成膏狀最後加入精油後就可以放入模子內
等到過兩天就可以從模子內取出(脫模), 然後在保存在乾燥的地方45天候等肥皂成分變成中性後就可以使用了
第二次自己做肥皂, 真的會小緊張, 也會手忙腳亂, 一下子要量原料, 一下子要調溫度, 手打皂其實手也好痠, 筆記也是寫得滿滿滿,
可是看到做出來的成功成品, 還是很開心阿~~很迫不及待想要用..可是還要等45天.....
老師說其實沐浴乳要少用, 畢竟是化學的東西, 手工皂天然對身體最好, 而且從頭到腳都可以洗
這次初級都是學滋潤滋養皂,下一期則是學針對敏感性肌膚的配方, 上星期學姐們則是作薑皂, 聽起來就是好好味阿
希望能夠做出心得, 也更熟能生巧, 以後自己做自己的肥皂給家人用, 希望對錡錡的過敏性肌膚也可以有些改善
等到再做久一些時, 有機會小小量產的話再多做些給大家用用看吧!!